計畫簡介

背景目的
我國政府採購運作現況主要面臨價格與品質兩大議題。價格方面由 於現行採購機制僵化,以一年一約施行,因此容易造成公部門採購價格高於市價,另外現行採購機制議價基準並無客觀依據,恐造成廠商上架產品價格過低,無利可圖,導致流標、廢標等現象。品質方面,則由於公部門對於廠商產品品質或功能常不能有效掌握,採購後發現不符實際需要,徒增困擾與浪費,而目前上架之資訊軟體並無相關驗測機制,也造成產品良莠不齊之現象。
有鑑於此,為建構一個公平、公開、競爭之政府採購環境,並確保政府採購品質與價格合理性,確實提昇採購效率與功能,本計畫將在行政院NICI小組指導下,籌組軟體採購辦公室(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承辦),從技術面、產品面、市場面的角度,配合未來採購新制度及流程改造,包含:訂定及推動我國產品規格與產業標準、執行軟體檢測作業、以及提供平台服務與機制維運,將能使公部門採購價格與品質合宜的軟體產品,相對於廠商而言,也能提升國內產品品質與國外產品公平競爭,並獲取合理利潤,進而帶動產業升級。


推動策略
為有效促使產業升級發展,將以技術面、產品面、市場面為策略構面,制訂推動策略。技術面的推動策略為提升產品技術能量,將聚集產官學研力量訂定產業檢測機制及標準,因應跨產業別系統發展,研擬互通標準(如安控、智慧校園…等),增進產業間連結,促進產業良性競爭;產品面的推動策略為促進產品品質升級,將建立服務檢測標準,
確保服務供應商產品通過品質驗證,進而提升其產品品質,協助其建立產品之優質形象,此舉將有助於產品在市場銷售;市場面的推動策略為擴大軟體銷售市場,將致力於確保我國廠商之研發產品與規格,能獲國際市場認同及信賴,奠定國際市場開拓基礎,進而促使廠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。


創新採購機制
本計畫之執行與推動,旨在改善多年來行之有年的政府軟體共同採購機制,也期望透過「創新採購」的設計,發展新制政府軟體及相關資訊服務採購機制,逐步導引政府邁向資訊應用革新、誘發產業創新,強健我國資訊服務產業體質;並透過配套環境整備,奠定新制採購機制長遠可行的運作基礎。
本計畫的整體推動發展規劃,大致分為下面幾個階段:(一)服務上線期(103年)、(二)新制導入期(104年)、(三)標準制定期(105年)、(四)典範建立期(106年)、(五)國際接軌期(107年)。
